第 140章 退让换来的盛世-《登基?找太子啊皇兄又不是没儿子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但有《敕修永宁寺记》《重建永宁寺记》两碑藏于俄罗斯海参崴博物馆。

    这是明朝对黑龙江地区经营的证据。

    然而,明朝对黑龙江流域的管辖基本停留在羁縻的状态,并未纳入行政管辖。

    在政治上,奴儿干都司之下的各个卫所都是册封给当地的女真族首领,并未派遣官员来担任。

    在经济上,明朝和女真族的交往基本都是以朝贡贸易的形式存在,女真族和内地的民间经济联系难以建立。

    在文化上,明朝并未在黑龙江流域修建学校,这和明朝在西南土司设立宣慰司学有明显的区别。

    因此,明朝对黑龙江的控制是薄弱的。

    1433年,亦失哈去世后,明朝再也没有派遣官员巡视奴儿干都司。

    1434年,奴儿干都司撤回了辽东,标志着明朝对黑龙江的控制基本消失。

    朱瞻基时期,明朝全面采取了收缩的政策,撤销了交趾布政使司,内迁奴儿干都司,放弃下西洋,同时对蒙古也放弃了征伐。

    朱瞻基丢掉了大明的两片领土,仁宣之治是建立在不断收缩战线上的。

    朱祁镇也是胆小,既然给辽东派了可以取代布政使的巡抚,何不把辽东变成一个省呢。

    不过,朱祁镇没做的事情,朱祁钰准备做了。

    无论是南洋还是奴儿干都司,打下来不难,难的是后续的治理。

    既然辽东缺人,那就用南洋的人来填补。

    当然,不能一下子拿下奴儿干都司,那样会耗费更多的精力。

    先把现有的辽东改为省,然后填补人口开荒屯田。

    等辽东有了起色之后再向外扩张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